天天日报丨朱伟:仁怀名酒工业园等园区实际治污能力不足,易导致违法排污现象发生
2月6日下午,“融心同行-把酒共会”第二届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迎新年会在贵阳举行。会上,贵州白酒企业商会轮值会长,贵州醇酒业、湖北枝江酒业、贵州青酒酒厂、四川永乐酒业与贵州匀酒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伟,分别做了《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2022年度工作汇报》《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上述报告指出,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内部竞争加剧、市场拓展难。由于白酒消费市场需求总量相对恒定,省内外、业内外大规模布局酱酒产业,将对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白酒产品属性决定了内需规模总量,国际市场拓展也困难重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还提出,市场乱象给行业整体带来不利影响。报告称,贵州部分酱香型白酒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不良行为,酒精酒、酒精串香酒、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假冒侵权、样品与货品不符等时有发生。2022年全省立案查办酒类案件500件(其中罚没款100万元以上案件4件),同比增长11.36%;处罚没款1500万余元,同比上升46.75%;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49件,同比上升68.97%。借助新媒介产生的违规营销行为屡见不鲜,包装材料占到产品成本的20%—25%,过度营销、过度包装仍一定程度存在。
此外,大量企业聚集在赤水河流域,给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资源承载能力纾解、酿酒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带来难题。报告称,仁怀名酒工业园等园区,实际治污能力不足,临时调度污水处理,控制企业排污时段,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节奏,且易导致违法排污现象发生。
在推进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报告给出了六点建议:
(一)提高酱酒行业产出效益
一是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成并全面投产,确保贵州酱酒产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二是严格实施《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酱香型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继续按照“三个一批”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推动中小酒企规范发展、做大做强。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融资担保、评价估值、期权交易、原酒质押等方式,拓展中小酒企流动资金来源渠道,提振中小酒企投产信心。
(二)构建与首位产业地位匹配的要素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政策供给。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要求,在省级层面出台《推动贵州省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统领贵州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适时召开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协调调度首位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酱酒产业发展用地指标,优化配置燃气资源,强化污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进一步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
一是紧抓《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重大战略决策机遇,推动酱酒产业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发挥好消费基础性作用,通过品质提升、文化赋能、创新发展,适度扩大酱酒内需规模。
三是以茅台为引领,支持贵州酱香型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茅台优化全球战略布局,完善国际营销体系,进一步扩大茅台酒国际市场影响力。
(四)积极应对和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一是在生产工艺流程、储存空间再造、包装成本控制、物流节点布局等方面下功夫,适度优化酱酒生产成本。
二是维护好贵州酱酒产品中高端市场形象,确保贵州酱酒在中高端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三是探索出台碎沙酱香酒技术标准,给予碎沙酒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发展空间,适度发展“碎沙”酱酒,确定“坤沙酒创品牌、碎沙酒抢市场”总体发展方向,全面应对省外酱酒企业的竞争。面向大众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中低端产品,提高贵州酱酒市场覆盖率和普及率。
(五)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一是规范白酒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要求,从源头抓起,不断提升中小酒企产品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二是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公平竞争环境。打击冒用产地名义或地理区域品牌影响力的违法行为,开展制售假冒伪劣、涉政治酒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三是鼓励酒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规范营销行为,推动包材产业降本增效,抑制过度包装行为,切实维护酒类市场竞争环境。
(六)走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耦合发展新路
一是补齐贵州酱酒全产业链短板。强化高粱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探索高粱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引进培育纸浆、瓶坯等产业,提升包装设计研发能力,补齐白酒包材产业链条短板。
二是提升贵州酱酒产业链价值创造水平。推动酿酒污水、污泥、酒糟等资源转化和产业化利用,延伸产业链价值。在白酒+文旅、白酒+大数据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白酒+”融合发展经济效益。
三是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匹配相应行政资源推动酱酒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