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看点】真的火了!爆卖80亿元!它究竟有啥魅力?

首次面世,短短几天便被80亿元资金追捧。这类产品基究竟有啥魅力?

2月14日一早,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中,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发布公告称,已达到8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提前结束募集。


(资料图片)

业内人士表示,混合估值法债基能够将两种不同估值方法的优势结合,在净值稳定的情况下探寻更大投资收益空间,也可以在市场震荡时有效降低收益波动。但同时,业内人士提醒,此类产品并非“完美”配置方案,需要注意估值方法背后的流动性风险。

什么债基成了“爆款”?

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中已有基金结束募集。

2月14日,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发布公告称,截至2月13日,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本基金管理人决定提前结束本基金的募集,2月14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此前,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渠道人士独家获悉,该只基金已达到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将提前结束募集。

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包括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招商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混合估值法债券型基金。

据了解,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于2月2日同时发售,产品均设置了8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这意味着,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8个工作日内至少收获了80亿元资金追捧。

混合估值法债基是一类创新基金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基金净值估值方法的多元化,即基金部分资产使用摊余成本法,部分资产使用市值法估值。

以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为例,其招募说明书显示,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且投资于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采用交易策略、相应以市价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摊余成本法是将产品所投资的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能取得的所有收益平摊至每天,所适用的资产主要是有固定期限和利息的有价证券,比如债券。

市值法估值则能够令产品投资的底层资产估值随市场变化波动,更能准确反映每日波动情况。

进可攻 退可守

不仅是公募基金,近期,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此前,此类产品没有在公募基金中出现过,但在银行理财产品中颇为常见。摊余成本法则是资管新规实施之前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估值方法。

“经历过2022年两次‘破净’后,‘稳’成为投资者投资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诉求。”一名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招银理财分析称,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能够将两种估值方法的优势结合,在净值稳定的情况下探寻更大投资收益空间,也有效降低持有期间波动。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上行时,相较于只能获取票息收益的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混合估值法类产品可以博得更高的收益;在市场下行时,管理人也可将通过市值法估值的资产卖出,换成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

简而言之,在波动的市场下,此类债券产品的收益“进可攻,退可守”。

普益标准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混合估值法的特征,相关产品比较适合那些对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但是又希望在行情上涨时不至于踏空的投资者。

并非“完美”配置方案

虽然混合估值类产品具有多重优势,但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此类产品并非“完美”配置方案,也具有流动性等相关风险。

“由于混合估值类产品中的部分资产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因此采用混合估值法的只能是封闭式产品,其封闭属性可能不适合一些流动性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上述基金人士称。

上述债券基金经理也表示,在市场复苏时,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产可能会因为无法直接赎回,不能重新转化成为市值法估值的资产,产品可能会错过收益上行的时期。

招商证券尹睿哲固收团队认为,首先,由于封闭期的限制,混合估值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市值法产品更差,对偏好做“活钱”管理的投资者而言并非首选。其次,混合估值类产品中部分资产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采取摊余成本法计量,对市场波动较为钝化,或掩盖资产的真实风险。再者,混合估值类产品中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资产依然受到久期匹配、持有至到期等诸多约束,还需观察发行后的市场反映及监管态度的变化。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者理念的逐渐成熟,预计市值法产品仍将占领主流。

关键词: 摊余成本 部分资产 银行理财 发布公告 债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