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442家机构涌进这家公司!这些机器人概念股成“团宠”
2023年开年以来,机构调研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热情高涨。
(资料图片)
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19家机器人概念股接受了1037家机构调研,埃斯顿、华中数控等成调研“香饽饽”。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产业有望快速发展,ChatGPT带动机器人认知能力跃升,人形机器人的更多使用场景有望更快商业化落地。
差异化竞争
从机构数量来看,埃斯顿成“团宠”,今年内接受了442家机构调研,华中数控、亿嘉和公司获超过100家机构调研。
埃斯顿在光伏领域起步较早,目前机器人产品下游主要是光伏和锂电行业。埃斯顿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未来在把握光伏行业的增量市场基础上,希望在光伏行业打通全产业链的应用,通过更多的应用作为高增长的补充。公司产品2022年开始全面进入锂电行业,订单主要来自行业头部客户,2023年希望通过开拓更多的客户带动高增长。据了解,埃斯顿今年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目标为2.5万台。
深耕智能电网领域的亿嘉和则把目光聚焦在了电力、消防、轨道交通等行业。公司新产品的推广情况备受机构关注,亿嘉和表示,智慧共享充电桩系统目前已经在苏州开始批量推广,在北京、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也开展了试点应用;轨交行业业务持续拓展,新款机器人在2022年完成了研发、试用、验收等工作,产品应用效果反馈良好,公司也同步在进行项目推广;公司在2022年重点开展了清洁机器人产品研发、渠道建设、项目开发等工作,相关业务也正在积极推进。
拓斯达是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产品布局方面另辟蹊径。拓斯达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主打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除了3C、新能源等国内外机器人品牌竞争激烈的领域外,公司在包装、医疗行业等细分领域已逐步建成“根据地”,经过前期的打磨、验证及调试,公司产品在这两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除了终端大客户外,公司在中小集成商及中小制造业客户的机器人应用方面亦有不少布局,以机器人工作站的形式,可快速在短时间内推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加贴近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机器人服务方案。
核心技术赋能
作为工业制造的皇冠,机器人行业公司想发展就需要不断构筑技术“护城河”。
在机器人产品技术突破方面,埃斯顿表示,公司将深耕优势领域,在下游机器人应用的深水区如点焊、打磨、高精度、高防护等应用领域进行突破;其次,公司将对细分行业进行深度定制,派驻专家团队与客户开展深入交流,为客户的使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设计研发,在底层技术平台、新产品的软硬件研发、行业应用工艺研究、易用性和高品质等方面实现技术进步。
新时达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达机器人的特色是柔性、可变性,擅长小批量、多品种形态下的应用性和可编程性。公司做运动控制起家,技术核心在算法和软件方面,未来将基于下游做更贴合于客户应用的产品。
据介绍,新时达投入工业机器人产业已有11年,自主开发机器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软件系统,技术自主化率超过整机价值的60%。公司在机器人性能提升的关键环节——动力学高阶算法方面,能实现根据机器人惯量和负载的快速变化自适应地精准预测。
服务机器人领域“黑马”达闼的优势同样软件方面,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云端机器人”(“云脑+安全网+机器人”)架构并成功实现云端机器人的商业化。达闼联合创始人汪兵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自主开发的海睿开放平台就像一台手机的操作系统,支持公司机器人的多种应用、联网、安全等。
行业前景广阔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方案》提出,将聚焦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等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国金证券表示,从政策上看,《方案》提出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将机器人应用推广作为科技创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点方向,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从产业链上游环节看,将支持和强化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挖掘和释放潜在应用需求,开发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来看,“机器人+”的方案将推动机器人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速渗透,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