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报:施耐德电气尹正:中国区供应链本土采购率已超九成
疫情反复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大混乱远未结束,叠加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两年的全球供应链格局呈现出从全球分工向区域聚集、从高度全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趋势。经历过供应链梗阻的各大跨国公司也面临业务布局调整,加速为供应链注入更多弹性以防范“黑天鹅”事件冲击。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强链补链,供应链“韧性”优势依然明显,中国仍是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作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领域的跨国巨头,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近日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称,为促进在全球各区域市场的发展,该公司坚持“多中心”战略,已建立了多个“中国中心”,涵盖研发、产业链、合作伙伴等在内的研产销一体化机制。“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多中心’战略在中国的落地。”
(资料图)
尹正表示,“多中心”战略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世界多极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大、多样性强。在很多行业,中国创新应用的速度、对先进技术的使用领先于全球。将中国的创新能力、供应链能力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中心”,有助于进一步满足庞大的本地市场需求,提高在华业务韧性和敏捷性。
在该机制下,“中国中心”与全球其他中心相互平等,本地团队拥有充分自主权,在发展本地业务的同时,共同支持全球业务。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今年10月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曾对此给出更直白的定义:世界是全球化的,但世界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本地化。施耐德电气建立了“多中心”这一战略模型,由不同区域构成,这些区域在整个价值链中高度自主,本地管理团队可以快速做出自主决策。
这有别于传统的外资企业本土化策略。据介绍,施耐德电气实施“多中心”战略已有数年之久,其成果之一就是高达90%以上的中国区供应链本土采购率。基于此前供应链建设的积累,2020年疫情爆发后该公司的在华供应链保障及疫后复产都展现出显著的灵活性,其中,位于武汉的工厂在正式复工一个月内便达到100%产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供应链重塑中的再选择》报告认为,全球供应链形态正在从网链结构向“研产销一体化”转变,技术变革、消费者偏好、碳减排等因素推动了“研产销一体化” 快速发展。由于消费者对于需求的快速响应期待日渐增高,贴近目标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布局影响因素。此外,各国碳中和愿景也在推动跨国公司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减碳是当前供应链重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施耐德电气正持续推进其供应链的整体低碳转型进程。根据该公司此前公布的目标,到2025年,计划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
图为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是施耐德电气在华零碳工厂之一
上述目标将施耐德电气的自身运营转型与其供应链整体转型密切结合,在具体执行路线上:到2025年,将自身工厂的能源效率再提升15%,并在全球建立150个“零碳工厂”;在供应商层面,通过绿色采购和培训赋能推动上下游减碳,其在2021年启动了全球供应商‘零碳计划’,以技术和服务支持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到2025年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在物流层面,到2025年公司1/3的车辆将采用电动汽车,到2030年全部采用电动汽车。
尹正表示,在中国,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加大投入,供应链的节能降碳是投入重点之一。减碳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同的痛点需要全产业链合作解决。施耐德电气先后推出了面向供应商的“零碳计划”与面向生态伙伴的“减碳大师”计划,不断拓展其减碳生态圈。
主营精密机械制造的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施耐德电气全球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后者支持下,天津津荣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规划,系统性地推进节能减碳。该公司于今年投入使用了屋顶光伏,预计每年将减少碳排放1100吨。
由于行业属性的不同,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基础存在差异,不同规模企业的减排能力也差距很大。大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资金力量雄厚,人才储备丰富,绿色转型相对较快,中小企业则面临较大的挑战。从企业数量上来看,中小企业占我国工业企业的90%以上,其减排意愿没有领军企业强烈。但通过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提出约束性要求并与之分享相关经验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后者的碳减排进程,实现生态圈的整体减排。
尹正说,通过供应商“零碳计划”等举措,施耐德电气正在推动公司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向更高能效、更低碳排放水平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