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头条丨雍禾推出植发“一口价” 头“顶”20万
植发机构正在探寻一种新的收费方式——“一口价”。近日,红星资本局从雍禾医疗(02279.HK)获悉,旗下植发品牌将一改此前按毛囊数量计价的方式,推出“一口价”。计价方式调整后,雍禾医疗方面表示,大多数患者的消费金额与此前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此前低价的部分将会更低,而高价的部分相比也会更高。不过,植发机构忙活一年到头,却有约三成收入装进了广告商的口袋。
新推“一口价”
植发最高20万元
(相关资料图)
雍禾医疗公司旗下植发品牌“雍禾植发”及“发之初”(主打女性植发)院部将同步调整计价方式,在医生分级诊疗体系的基础上以“一口价”的方式确定植发费用。
以2500个毛囊单位作为分水岭,调价后,上述两个植发品牌的收费将根据“业务主任”和“业务院长”两个医生级别来确定,价格在14600元到33800元不等。若患者选择“不剃发”的方式来植发,费用将高出数千元左右,价格在18800元到39800元不等。
雍禾医疗方面告诉红星资本局,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种植1000个毛囊单位以下,将只收取医生开台费,最低价格8600元;如果选择高端定制,价格在5.6万元到20万元不等。
雍禾医疗方面称,计价方式改变后,此前低价的部分将会更低,而高价的部分相比也会更高。大多数处于“中间地带”的患者所需支付价格与以往差别不大。此次调价的目的在于凸显医生的重要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口价”推出后,患者不再能像以往一样准确计算自己的消费金额,这也引发了患者对其收费体系不透明的质疑。对此,雍禾医疗方面回应称,“一口价”实施后,患者选择将更加简单直观。其中,基础植发的费用是由医生等级、剃发方式和单位数量来决定,美学设计的费用是由医生级别和设计部位决定。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雍禾医疗并非唯一一家喊出“一口价”的植发机构。
大麦植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实体机构(以下简称“大麦植发”)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微调(1000个毛囊单位以下)的费用按开台费来设计,就是一台手术的最低起价,在6000元到8000元不等。”
不同于雍禾医疗的是,大麦植发的收费标准并非按照医生级别划分,而是种植技术。“微针种植最贵,加上体检费用药费是8660元。FUE属于低价,总费用为6660元。”大麦植发方面称。
据了解,“一口价”虽便捷简单,但按毛囊单位总数计算价格仍是主流。
植发生意“不赚钱”
三成收入搞营销
从植发机构财报数据来看,植发生意看似暴利,但并“不赚钱”。
2019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7月31日,大麦植发的患者人均消费金额分别为3万元、2.58万元、2.47万元和2.31万元。雍禾医疗患者人均消费金额在2.6万元以上,2018年-2021年分别约为2.6万元、2.78万元、2.79万元和2.67万元。
聚焦到植发业务,2021年,大麦植发的毛利和毛利率分别为5.98亿元和74.2%,雍禾医疗的毛利和毛利率分别为11.38亿元和72.7%。
另据媒体报道,碧莲盛和新生植同样位列国内四大连锁植发机构,二者在2020年的客单价分别为2.4万元和1.9万元。
由于消费金额较高,且利润丰厚,植发机构一度被视为暴利机构。但两家龙头企业的净利润并不如想象中好做。2021年,雍禾医疗营收约21.69亿元,净利润仅1.2亿元左右;大麦植发营收10.21亿元,净利润为6610万元。
那么,钱都去哪儿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1年,雍禾医疗营销及推广开支达6.84亿元,占全年收入比例超30%。另外,雍禾医疗曾在2018年-2020年的前五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内容,几乎都是广告服务。
大麦植发同样如此。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七个月,大麦植发的前五大供应商几乎都是广告商。
大量营销花费背后,是国内较低的行业渗透率。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植发手术约为51.6万例,渗透率为0.21%,2021年略微上升至0.25%。患者高额消费,机构大把花钱,由此可见,植发生意实际并不如表面那么简单。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实习记者 胡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