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资讯丨公务员录用考试方法“试水记”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1994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现场。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对国家公务员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其中的考试录用制度是唯一面向社会公众的制度。从第一次进行考试录用试点工作至今已34个年头,“公开平等竞争”的宗旨早已被社会广泛认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组织筹备
1988年人事部成立以后,考试录用司的人员也逐步到位,并在部党组的部署安排下开始筹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试点工作。由于当时还没有建立起人事考试机构,考试的内容、方法、组织实施以及录用工作的相关程序等等,都需要边研究边规划设计,时间上非常紧张。初步建立的考试录用司当时只有综合、资格审查、考试、录用和办公室等5个处室,20人左右,工作难度也非常大。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人录发【1989】1号)下发后,考试录用的试点工作开始提速。文件明确规定:“从一九八九年起,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取,把好‘进口’关,为今后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创造条件。”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首先确定的是考试科目和内容。笔试科目分公共和专业两部分,公共科目所考内容是国家行政机关通用的基础知识,区分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两个水平层次,分别命题制卷。公共科目包括法律、政治、行政学、公文写作四个部分,大学本科水平的加试外语。公共科目由人事部组织命题,专业部分由各招考部门负责命题。
1989年4月,经六部门联合招考领导小组研究,考试录用试点工作的时间表基本确定下来了。五月中旬组织报名,六月中旬笔试,七月中旬进入面试、体检阶段。
4月29日的《北京日报》上登载了监察部、审计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和国家税务局等六部门联合招考补充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经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
积极试水
最初,考试方法是争论较多的问题,多数意见认为,不应简单采取知识测验的办法作为人员甄选的唯一手段,要把综合能力和国家机关管理职能的适应性等要素测查凸显出来,使公务员考试录用更加具有自身特点,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厚粲及其团队的研究指导下,公共笔试的科目中又增加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也就是能力考试。
能力考试在教育系统一直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真正在国内正式场合公开实施,应该说还是第一次,这种考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当时制订的考试大纲介绍说:本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一般能力(智力)和从事国家机关行政工作的某些职业能力。本考试与普通知识考试的主要区别在于:(1)本考试着重考察应试者表现在多种活动中而不是仅表现在某一有限领域中的能力特征,这些能力特征将影响到多种活动的效率。(2)本考试着重考察应试者那些相对稳定的,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能发生变化的能力特征,而不是那些经过短期强化训练即可以改变的能力特征。(3)本考试着重考察应试者担任国家机关行政工作的潜在能力。虽然我们对于这种能力考试的实际效果还无法预测,但大家普遍认为把能力考试作为考试录用的探索方向是正确的。
5月13—15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开设了六部委联合招考报名场地,将通过联合招考补充156名工作人员。三天的资格审查和发放准考证工作中,共有2500人左右前来报名咨询,其中,有1334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正式报名。现场还发售了《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六部门联合招考指导手册》、公共和专业《考试大纲》等资料。
下一个关键环节是命题和印卷,考虑到当时参考人员数量不大和考点较少的实际情况,我们与公共科目命题老师签订了保密协议,在预定的时间内收齐所有命制试卷,提前一天在国家统计局的保密印厂印制。印厂考虑到保密要求,决定在考试前一天下班时间以后,留下一个车间专门印卷。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定在6月18日,考试录用司抽调了几位年轻同志参加印卷分装转运工作。
我们于笔试前一天下午集中赶到印卷场地,主要负责配合印厂的同志将试卷按部门考点设置分袋核实、检验接收。全部印卷封装完成后已经是凌晨1点多钟了,街上十分安静,看不到行人,我们乘坐一辆大面包车自阜成门经过月坛南街,将所有试卷转运到考试录用司三里河的办公区域,早上再分头将试卷发送给六个部门的考点。
笔试结束后,进入判卷阶段。能力考试本应使用标准答题纸,然后用光电阅读机判卷,但当时没有这些设备和条件,只能手工判卷。考试录用司的小会议室被临时封闭,作为能力考试判卷场地。几名抽调的同志负责判卷和分数统计分析工作,他们需将印制的答题纸作为判卷模板,用打孔机开出答对孔洞,然后与每一份答题纸对齐,从而判定出答对的分数。这种方法需要反复核对三次才能确保判分准确,既费眼力也费时间,但大家仍较好地按时保质完成了判卷工作。
后续的面试、体检、考核、录用等工作也进行得井然有序。整个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特别是第一次尝试进行的能力考试也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验证了自身有效性,为持续研究开发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
逐步完善
当然,首次实施的能力考试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主要是题量较大,考生不适应。原定90分钟要答完180题非常困难,即使采用蒙对答题,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勉强做完全部试题,准确率也因此大打折扣。能力考试分为言语理解、知觉速度、逻辑推理、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等五个部分。五个部分得分情况不同,说明了单项素质的差异,而总分则反映综合素质的情况,这正体现了能力考试素质区分性的优点。考虑到一般考生习惯于在相应时间做完全部试题,以后的能力考试中逐步减少了题量。经过反复实践检验,能力考试得到改进和完善,成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
考试录用试点工作从筹备到基本完成,大约经历了九个多月的时间。据统计,实际参加公共科目笔试的有859人,占报名总数的65%。在笔试成绩基础上,最终确定了350人参加面试,与录用计划之比为2.2∶1。面试通过了194人,最后经过考核、审查,办理录用手续127人。考试录用试点工作共动用人力约200人,总经费约11万元。
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六部门联合招考试点工作开展的同时,面向社会招考的部门还有12个。地方上有2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面向社会招考试点工作,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开始起步,各项相关制度建设也从理论设计走向了实践检验,为加速建立和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考试录用制度使符合条件的人员都能通过平等考试考核进入公务员队伍,参与到国家各项管理工作中来;从制度上杜绝了公务员“进口”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各类人才保证。因此,这项制度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目前,这项考试的规模已今非昔比,考试的规范性、科学性都有了长足进步,而其体现出的“公开平等竞争”精神始终是这项考试制度公信度比较高的重要因素。
(徐世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