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道:经济日报金观平:培育上市公司不能拔苗助长
(资料图片)
近一段时间,多地提出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目标数量,并明确了补贴标准。比如,有的地方提出对在国内上市或挂牌的本市企业给予2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有的地方甚至明确对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补助,力度不可谓不大。
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领头羊,其数量也是反映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加速培育上市公司,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创公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财政补助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可被政府用来实现多种政策目标,能充分体现政府整体战略规划意图,且中间流程少,作用明显。但如果一味比拼高额补贴支持企业上市,搞数量指标考核,甚至拔苗助长,那就要辩证分析了。
首先,企业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尤其是科创企业,不是砸钱就能速成的。反过来,不上市的企业同样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于扎实发展的企业来说,政府补贴除了能够降低上市成本,其他方面意义并不大。而对于那些投机企业来说,巨额补贴反而鼓励了他们去赚“快钱”,有的甚至会为了拿到高额补贴,不惜铤而走险搞财技“吹气球”,搞上市变现。因此,地方政府培育上市公司初衷虽好,一旦急于求成,甚至搞硬考核,就有可能弊大于利。
其次,政府补助政策作为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确实具有正向意义。但是,政府的“有为之手”既不要缺位,也不能越位,要用对劲、用巧劲。培育上市公司,要发挥政府作用,但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地方政府应更多在产业导向、产业布局、产业集成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保障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各种要素需求,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些才是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在资本市场的“赛马”中,有的企业已沦为空壳公司、僵尸企业,如果地方政府还给这些企业高额补贴,不但浪费了纳税人的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此外,在全面注册制下,地方政府对于上市公司的心态要更加平和。全面注册制下,发行上市不再“神秘”,全过程各环节向社会公开,更加规范、透明、高效,上市关键靠企业质量,企业的上市预期也更明确。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恰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起点。那些“多一家公司上市就是政绩,多一家公司退市则脸上无光”的认识是片面的。上市公司群体壮大的确可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但即使在全面注册制下,能被市场选择上市的企业也只是少数佼佼者。
培育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持监管与服务、规范与发展并重,鞭策和支持其专注主业,追求卓越。企业发展壮大了,挂牌或者上市自然就水到渠成。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