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丨密云峡谷里的村庄,探索“无痕山林”生态旅游-环球观天下
转自:千龙网
十万余亩的密云水库藏在燕山山脉之中,北岸一道山岭像是被斧子劈开一条约十公里长的口子,蛇鱼川蜿蜒绕过。在这颇有神秘感的峡谷里,有一座300来人的村庄。他们从明朝开始,祖祖辈辈守在这里。
密云区石城镇黄峪口村,把守着明长城的一座隘口。登上长城,向南可以望见密云水库全域,向西可以看白河支流蛇鱼川。全村更是拥有95%的森林覆盖面积。到了春天,桃花、杏花谢后,梨花、荆条花开来,村民们养的中华蜜蜂在花丛里飞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0岁的老支书饶仕忠和村两委班子,邀请燕山学堂和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环保专家们,探讨起“无痕山林”旅游理念。“无痕山林”兴起于国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倡导游客于户外、山林中旅行时,“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
这座凭借研学经济、中华蜂养殖、保水公益岗等脱低的村子,在打算引进“无痕山林”理念,向村民和游客科普相关知识,并向游客提供手套、垃圾夹拾物器等设备,让环保理念和游客的沉浸式体验融入生态旅游路径之中。
4月22日,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当天,首届“智慧谷·无痕游”行山活动在密云区石城镇黄峪口村举行。早晨,参加活动的市民签到。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风靡国际的“无痕森林”理念,走进京郊深山
传说中燕山里的蛇鱼川盛产鳝鱼,村庄外人罕至,水中鱼类动物多,再加上河流在野山密林中,呈蛇形走位,流经古村落。因而得了“蛇鱼川”这个名字。2017年,饶仕忠记得,一群北京主城区来的中小学生在此研学的时候,对蛇鱼川流域惊喜不已,“哇,还有那么清的水、那么密的树。”
60岁的老支书饶仕忠。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从地形上看,黄峪口村是“八山一水一分田”。10年前村民们主要凭着种玉米和谷子,再加上板栗、核桃、红果等林果业讨生活。后来,村里又加上肉鸡养殖,利润总归比种植业可观些。2017年,为涵养密云水库水源,黄峪口村清退了生猪、鸡、羊等所有养殖项目。
饶仕忠有看报纸的习惯,他知道学术界有“地理决定论”的说法,地球通过地质变迁,将每个角落都塑造得不一样,因此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文经济格局,有了显著差别。“在过去,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平整地太少,十多年前,村里有77户低收入家庭,占了村里将近一半的户数。”他说。
但这位近40年党龄的村支书一直相信,黄峪口村的地形地貌,终能发挥出独特价值。他后来结识到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专家,有专家向他普及了“无痕山林”理念。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绿色环保出行方式理念,倡导人们于户外、山林中旅行时,“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
山狼,是“无痕山林”理念资深讲师贾黎平的网名。他告诉记者,2011年,“无痕山林”从国外引入中国大陆,“走近自然,尊重自然,给环境以最小的冲击力”,这些理念吸引了国内一批环保人士。“首先应该学会 ‘明理’和‘克己’。‘明理’就是了解土地伦理的核心,明白自然界里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克己’就是要控制欲望,按照自然法则和规律进行有序的活动。”他说。
饶仕忠告诉记者,近些年在区、镇政府支持下,村里文旅产业发展起来了,与此同时人口压力加大;但是,作为处于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的村子,始终应该践行保水保生态任务,那么,向村民向游客倡导“无痕山林”理念,就是保护生态和发展产业的平衡点。
小朋友在山野捡拾塑料袋。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他介绍,村里打算给村集体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做好培训,让来玩的游客接受“无痕山林”理念,并给游客配备手套、垃圾拾物器、垃圾袋等工具,引导游客不在山林里留下任何生活物品。
保水村的脱低路,养中华蜂发展研学经济
早在2006年,饶仕忠看报纸上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当时灵光乍现,黄峪口村历来有养殖中华蜜蜂的传统,村里又处于密云水库保护圈内,生长的众多蜜源植物没有污染。为了实现既要脱低又要保水的目标,2013年,黄峪口村新建8个现代化中华蜜蜂养殖场、7个传统养殖场、10间繁育基地房屋,中华蜜蜂累计发展到2000群。
2013年,中华蜜蜂科普馆被评为北京市科普基地,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评为中华蜜蜂资源保护科技示范基地。2021年9月,村里养蜂合作社生产的蜂蜜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饶仕忠自己养了30多群蜜蜂,其中有十来群蜜蜂养在桶里。他说,村里人都知道,用木桶饲养中蜂,是很原始的一种中蜂饲养方法,不像现代活框箱蜂饲养那样方便管理,而且生产效率高。桶养蜜蜂,一年只能取一次蜜,而且产量比箱养蜜蜂要低一半,但是饶仕忠觉得,传统养殖不能完全摒弃,一方面是为了留个“活文物”给研学来的孩子们看,另一方面,传统方法带来的蜂蜜口味是新法不可替代的。
村里有40多户人家养中华蜜蜂,在当下梨花盛开季节,蜜蜂在群山的花蕊里吸收蜜源。村中央一座木桶形状的建筑,是村里十年前建的中华蜜蜂科普馆。到了研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村民们会让城市里的学生们来参观科普馆,体验中华蜂的养殖方法。
春天,深山里冰雪消融,果树枝条吐出新绿,村民们舞着剪子要上山修剪枝条了。研学的孩子们会跟着村民们一块儿修果树。中午到了蜂农家里,学生们可以亲眼看到蜂农如何打开箱子,给蜜蜂喂糖水喝,如何对蜂群进行人工育王。一场雨后,山林里长出了野蘑菇,村民们会带着学生采野蘑菇,辨识山上植物。
“孩子们一听说去山上采蘑菇,都乐得不行。”饶仕忠也带过研学队伍,他说,村民们一听说孩子们来研学,都会很兴奋,小孩们一来到我们村里,也很开心,“我们会带小孩拍拍古长城,看看密云水库。他们的老师说,好风景能陶冶情操。”
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走在山间小路。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凭借发展研学、中华蜂养殖等产业,我们村人均收入如今将近3万元,实现了脱低。另外,政府也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给我们村提供了很多公益岗位,目前村里有好几十个公益岗位,这都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方式。”饶仕忠说。
探索新型生态旅游,解决村里空心化问题
黄峪口村当地人吐字较重,有点像平谷方言和东北话。饶仕忠说,他有几次被人当成是东北人或者北京平谷人在讲话,“但总之一点,我们这里的人是有口音的,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普遍不是标准的普通话。”
但是,村集体的旅游公司,固定员工有5个人,年纪最小的也超过50岁了。饶仕忠说,这是农村面临的问题:乡村空心化,年轻劳动力少,“我们这些年,修了公路、护了一方好水青山,生态资源、政策资源都不缺,但是偏偏缺人力资源。”
“无痕山林,对京郊来说,是一个新理念,我们希望探索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模式,能在本土培育出较好的产业,让年轻人愿意自发深耕乡土,并让他们在青山绿水里,实现自己的抱负。”饶仕忠介绍,目前村里在和燕山学堂等文化机构合作,打算利用村里的资源禀赋,结合外部文化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吸引本土年轻人回村创业就业的路径。
活动间隙,村民为小朋友讲故事。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从明代永乐十年开始,黄峪口村村民的先祖们,因守边而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守卫着中原地区不被外族入侵,慢慢成为村庄。600年时间里,他们仍然沿袭着祖先的志业,守护涵养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经历了退耕还林,在新世纪,他们完全退出牲畜养殖。
“但是,山里人有勤劳、执着的品质,我们从未放弃过脱贫致富的梦想。当前在京郊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引领下,黄峪口村不论是发展研学还是扩大中华蜂养殖,都是为了既要富裕又要保水。现在,我们在探索‘无痕山林’理念怎样融入生态实践当中去,为村里以后的发展摸出个路子、奠定个基础。”饶仕忠说。
他介绍,黄峪口村现正在推出“三特”活动。一是特色旅游,包括体验中华蜜蜂文化、红色文化之旅、蜂群认养等多项旅游活动;二是特色餐饮,早在2015年时,就推出特色美食,蜂蜜板栗宴;三是特色旅游商品,手工攥油是村里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工艺,将杏仁、核桃、紫苏籽晒干、脱壳、碾压,然后手工攥制成油,整个过程仅用石碾子和一口大锅,无任何人工添加剂。
“您仔细琢磨‘无痕山林’这四个字,很有意思。我们村的地形地貌本身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做成的,本身就是一景,不需要过多人工修饰。有时候,原始的,确实是最美的。”4月21日,密云阴天。傍晚六点,天要黑了下来,这位老支书从山上恋恋不舍地走了下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