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千镇一面”怪圈
【资料图】
■陆炳静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旅游市场复苏明显,各地古镇纷纷迎来踏春热潮。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古镇经济已成为旅游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一座座古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给当地旅游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古镇快速商业化开发与运营的背后,往往缺乏独特设计,仅是照搬与模仿,使古镇逐渐呈现“千镇一面”。
青砖黛瓦石板路,小桥流水红灯笼,烤肠奶茶臭豆腐,丝绸首饰钥匙扣……几乎成为大多数古镇的统一面貌,短短二十几个字便道尽了现有古镇运营的大致“套路”,各地古镇查重率超过90%。古镇之间极高的相似度被游客纷纷吐槽,景观与美食的高度趋同使得大众审美越发疲劳。笔者认为,造成“千镇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商业化过快,缺乏整体规划。古镇同质化是古镇开发建设者急于将当地资源变现的表现,只是照着前面崛起的古镇依葫芦画瓢,以最快速度打造一座古镇,还没有制定精细化运营规划就开门迎客。这样打造出来的古镇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当地的各项经济指标,提高了景区居民的人均收入,但过度商业化、缺乏特色的景点容易造成“审古疲劳”,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跟风效应明显,自主创新不足。当某知名古镇上了互联网热搜,为当地群众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后,其他古镇便开始纷纷效仿。建筑、美食、表演、民宿……一味地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让古镇给游客的印象沦为天南地北“大杂烩”。比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火了一个不倒翁小姐姐,全国各地的景区便出现了众多的不倒翁小姐姐。游览一个古镇和游览十个古镇没什么区别,游客也就没有必要特地“到此一游”打卡。
文化输出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尽管出于地理原因,一些古镇之间本就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古镇开发建设者仍应尽可能地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在商业化和地方文化保护传承中做好平衡,从古镇自身裹挟的历史文化中挖掘独有的文化“IP”,推动古镇在千篇一律的模仿中脱颖而出,在古镇旅游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色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镇历史悠长,可说可讲的故事很多,将特色民俗风物融入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形成富含自身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才是古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何避免“千镇一面”?笔者认为,古镇有形更应有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追求逐渐上升到更高层面的文化和精神追求,游客在古镇中更希望感受到的是原住民特有的生活风貌和文化营养。古镇同质化不仅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消耗,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消磨。只有更加重视并保护创新,加强文化挖掘与熏陶,发展自身特色,加深记忆刻痕,方能让古镇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关键词: